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将资源使用权有偿让渡给他人,让渡者获取赢利,分享者通过分享他人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在共享经济中,闲置资源是要素,也是很关键的要素。它是资源拥有方和资源使用方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共享经济概念下的闲置资源可以理解为:该资源原本为个人或组织自身使用,在没有处于使用状态或被占用的状态时,即为闲置资源。
共享经济,一种新的经济模式,通过互联网把社会闲散资源和需求集中到一个平台上,采用数字化匹配对接进行交易,供方获得报酬,需方获得闲散资源的有偿使用权。
发展
共享经济的发展——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去中介化:共享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直接向很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再中介化:个体服务者虽然脱离商业组织,但为了更广泛的接触需求方,他们接入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平台。
共享经济平台的出现,在前端帮助个体劳动解决办公场地(WeWork模式)、资金(P2P贷款)的问题,在后端帮助他们解决集客的问题。同时,平台的集客效应促使单个的商户可以更好的专注于提供很好的产品或服务。
比起在欧洲市场Uber和Airbnb的如火如荼,中国市场的共享经济热潮却又显得不那么真实。从O2O到共享经济,在险象丛生的中国市场似乎一切新兴模式都离不开烧钱二字。对“有形资产”的执念成为制约中国共享经济的一道无形之锁,在中国市场,共享经济的热潮从“无形商品”开始。
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并成为新一轮资本蜂拥的“风口”。仅以共享充电宝为例,短短40天时间就获得11笔融资,近35家机构介入,融资金额约12亿元人民币。